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87成观法师

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87
成观法师讲解
请合掌: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
接着我们看132页,本来是已经讲到133页,但是从那边讲起就不是很清楚,再稍微回头一下,稍微回溯一下,132页最后一行。
[圆成实于彼,常远离前性:何谓圆成实性?]这是唯识学的一个很特殊的名称,很专门的一个名称,[成唯识论云:二空所显的圆满成就诸法实性,名圆成实。]那二空是什么?二空就是人空、法空,证到人空智跟法空智,那时候这二个空智所显的圆满成就的实性,就称为圆成实,这个实性是什么?就是真如实性了,[二空指人空智与法空智。此谓依人、法二空所显的真如,]为什么呢?我们在唯识学讲一切法,一切法就包括,最简单最简单的讲就是人跟法叫一切法,那人就是有情,法可以包括有情、无情,所以人跟法合在一起就泛称一切法,那么众生如果对人跟法有所计着,计着的意思就是妄想贪着了,有所妄想贪着的时候呢,计着这种妄想贪着,就会变成一层迷雾,把自心自性给遮盖起来,把你的真如本性给遮盖起来,那时候本来真如本性是澄澈如琉璃,你们有读过《药师经》吗?《药师经》药师如来是琉璃光如来,也就是说他全身是琉璃光、琉璃色的,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全身是金色的,那么这药师如来是琉璃色的,琉璃色是澄澈的,澄清透澈的,真如本性就像琉璃一样,澄清透澈的,所以把它简称为空,他那个体因为不着不染,不着不染所以称为空,而不是没有,这个琉璃还是有的,所以真如的琉璃体澄澈的境界还是有,但是因为他不着不染,所以称为空,在人上因为不着人,法上不着法,所以真如就称为人空、法空。那你不着人、不着法,人空、法空智慧就现出来,这种智慧就称为人空智、法空智。而人空智是什么意思呢?如果得到人空智就能够照澈人,这个人不只是人而是一切众生。这个智的作用是什么?照,有智能照,所以智照,空的话就能澈,不空就不能澈了,就有障碍、就有阻碍了嘛,所以这个人空智就能照澈一切众生,照澈一切众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照见五蕴皆空,就是把这个五蕴都照透了,照澈了,所以这个叫做人空智。所以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澈五蕴皆空,照见已经透澈了,五蕴皆空,所以度一切苦厄是什么呢?度一切苦厄就是度人的苦厄,不是一个人而已了,就是度众生、三界六道的苦厄,为什么说是人呢?因为这一切众生跟人道都是平等的,那只是因为五蕴轮转,因为看不开嘛,照不澈嘛,所以计着五蕴,堕于五蕴身心里面轮转,这个五蕴身心不只是人有五蕴身心,狗也有五蕴身心,猪有猪的五蕴身心,饿鬼有饿鬼的五蕴身心,那因为看不透、照不透,贪着、计着、妄想,所以五蕴不空。那如今得人空智照见五蕴皆空,所以度三界六道一切苦厄,解脱。所以人空智是什么?就是度脱一切众生于六道之中,至于法空智呢?法空智就照澈诸法,那诸法是什么?这个领域已经提升比较高了,刚刚是凡夫的境界,是六道,三界六道凡夫的境界,这就顺着《心经》的那个次第了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,舍利子,色不异空、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,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......最后是无苦集灭道,那前面都是凡夫的境界了,到无苦集灭道就二乘的境界了,无苦集灭道,苦集灭道四圣谛嘛,照见四圣谛也把他照澈了,所以连四圣谛、二乘的境界也不计着,照澈了嘛,所以入于其中,透过去了,出乎其外,所以入于其中,出乎其外,不是倒退出来,是穿过去了,好像X光或是γ射线、β射线这样子。所以苦集灭道,苦集灭道是法,无苦集灭道,就照澈了苦集灭道,没有一个是值得贪着的,可以贪着的,应该要透过去才对,你透不过去就卡在二乘的境界上,你过不去嘛,所以无苦集灭道超越二乘。无智亦无得,这是谁的境界?菩萨境界,超越菩萨境界,所以以般若波罗蜜多而照见五蕴皆空,乃至于照澈苦集灭道,二乘境界,超越二乘,然后照见五蕴皆空,以人空智照见五蕴皆空,就度三界苦厄,出分段生死,再以法空智照澈苦集灭道,无有苦集灭道可得,超越二乘,出变易生死,然后无智亦无得,照澈一切法执,对一切法执、法贪、法爱全都断,就超越菩萨境界,入如来地,得一佛乘,这个就是法空智,法空智的究竟,这个一佛乘。这个就为了解释依人、法二空所显的真如。所以133页第二行,人空智、法空智才真正能够显现出真如的本相,真如的本体,所以它就[具有圆满(圆)、成就(成)、诸法实性(实)三义,故称为圆成实性。]所以唯识学所要证的最后,简单一句话还是真如,真如的圆成实这三个性,只不过显教里面一般的那个性宗里面没有把真如讲的那么清楚,但是唯识学就把它讲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什么是真如呢?真如就是圆成实,因为我们在性宗里面,一讲真如他就是一个名词,然后很深远,很高深,很奥妙,但是我们都不太能解,顶多也只是知道真是真实、如是不变,但是这个唯识学就把它剖析的很具体、实在,就好像你有一个把柄可以抓住一样,[为何真如有圆、成、实三义呢?因为:]
[一、圆——真如体遍一切处有,]所以称为圆遍一切,[故显示真如圆满境界。]为什么真如是圆满境界呢?这么说,如果真正证到真如的话,那么这个不是证到的人身上有真如,这很重要,不是说证到的人有真如,或是只证到自己有真如,这样子而已,而是证到真如以后,看到一切处、一切人、一切众生皆有真如,这才是真正证到真如。所以这个真如就是圆遍一切,也就是,如来又称为什么?正遍知,如来的正遍知,你若真正地证到这个真如的人就成为正遍知,就是成佛了嘛。为什么成佛叫正遍知呢?因为他正遍了知一切众生皆是以佛性为体,你不要看他表象显出是什么,但是他的本体都是佛性,所以他看到的,透过他种种不同的身体,种种不同的相貌,透过这些表象,而看到他的内心里,他身心里面是真如本体,是佛性。所以一切众生,乃至于蠢动含灵,蜎飞蠕动,全都有佛性,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是无缘大慈,这么大慈悲的原因,因为他见到一切众生的平等性,这平等性不是嘴巴喊的,也不是强迫的,不是政治学上的说那种平等,而是见到一切众生的性都是平等的,都具有佛性所以平等。所以佛就不着那个众生相,所以只看到现在表面显现出来的种种相,表面现出来有种种相,有凡夫相、有圣人相、有开悟相、有迷相,有迷、悟、智、愚,有贤、不孝、善、恶,但是佛都不看这个,都不计这个,而只针对你的佛性,因此要度你,要让你把自己的这一些表象,羁绊全部都拆掉,去除掉。你的被毛戴角,全都有去掉,全都帮你去掉,然后最后帮你把你的真如本性显现出来。所以你表面上的被毛戴角,或是种种恶身、恶心,都帮你渐渐...地去除掉,让你的本性、让你的真心、让你的佛性一分一分地显现出来。没有办法一下显现出来,可是可以一下子马上体悟到我有佛性,我有如来之性,因此愿意,很喜欢的、很坚定的发心修行,要去掉这一切假面具。所以要成就这个圆成实的真如本性,这就是学佛的一切。前天还有人问我什么是一切即一?一切就是一切佛法修到后来,一就是成佛,一切即一嘛,一即一切是什么?你一成佛了以后,你就可以度化一切,破一切烦恼嘛,降伏一切众生,成就一切众生,这叫一即一切。所以这个圆成实的圆就是圆遍、正遍,因为正遍所以称为圆,如果不正了就不能圆了。所以圆成实性他是遍一切处,一切物,一切众生,所以是圆,圆满的意思,那才是圆满,而且你要如是照见才叫圆满,而不是只是自见本性就完了,不是,你自见本性不见他人本性,也不叫圆满,也不叫真正见性,叫见到一点点性,因为你见自性嘛,但是不能自见自性,也要见得他人的自性,一切众生的自性,这样才叫正遍知觉,所以才能够普遍、平等,所以讲到最后就是这个普遍跟平等是一样的意思,你若不平等就不能普遍,所以普遍是谁?普贤菩萨,普贤菩萨的法门普遍,他的智德普遍,所以他就遍满一切,所以他的性德就继承如来,所以是如来长子,修普贤法门得成佛的原因,因为他遍满一切,心量如大海,为什么心量如大海?心门开了,他的心没有障碍,所以大悲成就,大智成就都是因为心门开了,但是我们没有办法,因为我们心不但有门,而且三重门,你知道吗?里面玻璃门,外面木门,再最外面有铁门,现在大部分的公寓都这样子,而且还有三重锁,就锁到里面去,所以这个心扉如何能开呢?没办法开的了,所以你要证得圆成实性,就要一层一层的自我的枷锁,重重枷锁,要解开来,而且要自解,别人没有办法帮你解,别人帮你解,你又把它扣回去,所以就白搞了,所以不是地藏菩萨累劫度众生头头救拔,旋出旋入的,就是这样子,他救了你,你又进去了,所以一定要自觉才行,你自己不自觉的话,永远也没完。
[二、成——真如体常,]真常的,[非生灭法,故一切皆悉成就。]所以叫做成,一切都成就,因为一切皆成就,所以一切无不具足,因为无不具足,所以一切都具足,具足什么?具足一切功德了,所以叫如来藏,真如就是如来藏,为什么?因为一切如来的功德宝藏都在这个真如本体里面,所以叫如来藏。所以你如果真正相信真如,懂得真如的意思,知道他就是如来藏,知道就是说我的自心里面有如来的本性在里面,如来的性德在里面,所以,你相信自心有如来藏,第一个,不自轻,你就不会轻视自己,你知道为什么众生堕落三途?堕落六道?我讲了不好听的,实在的,很难听,自作贱,自己践踏自己,自己糟蹋自己,众生都是这样子,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你糟蹋你自己宝贵的真如本性,然后种种妄为,所以堕于六道。所以你如果真的知道,而且看重你的真如本性,你真的信而且信知、信解,那你就不自轻、不自贱,当然不会自暴自弃了。所有一切不做好的,不向好的,都是自贱,都是自己糟蹋自己。一切没有志气的,没有魄力的,那都是自己作贱自己,如果你能够真正有信知、信解这个如来的真实义,不自轻,不自作贱,然后能起心追求自己的、恢复自己的本性的心。不自限,没有限制一个,为 自己限制一个范围,说我到这里就好了。譬如说,我初中毕业就很够了,乃至于小学毕业,会写一点字,会算数,这样就可以了,那样就是自己画地自限。所以你真正知解如来真义的,也就知解了如来对众生的期望,对众生的希望,对众生的厚望。如来对众生的厚望表现在那里呢?最明白的就表现在《法华经》里面,一佛乘,汝等皆当作佛,那么都应该要读大学,或者是要读博士才对,不要说只读高中,五专就满足了,就一直要向上,我这是比喻了,一直要求进步,求上进,一直到最后的顶端,因为你有那个能力,每个人都有那个潜能,只是因为你自己作贱践踏的关系,所以造了种种业,把自己杂住了,把自己的前途给断送掉了。所以你听了今天我这样讲,那就就开始在发心,要信解你自己自心中确实有真如本性,有圆成实性,所以一定要去探讨它,去追求它,去实现它,所以不要限制自己说,啊!我只要得到一些福报就好了,或是我只要念佛求往生就好了,那个都是消极的目的,积极的目的你要实现自己。所以念佛求往生,那只是把你的最终目的给累了,你现在不肯、不敢面对,去追求。为什么?因为这个路都是要面对自己的,而且要念念面对自心,要面对自己的疮疤,把它挖出来,把那个脓给挤出来,这才是修行。因为每个人的缺点,每个人的错处都是疮疤,都会流脓的,但是就是不肯,只等到阿弥陀佛哪里去,阿弥陀佛帮你挤脓,观世音菩萨帮你吸脓。为什么?什么叫吸脓?断业障,所以你自己的脓要自己挤,要自己把它祛除,不要让佛菩萨吸你的脓。那个就是没有志气,所以有志气的,有魄力的,就应该这样子。不要等到久远劫以后,你虽然说往生净土是最后都会得不退转,但那也是久远劫以后的事,不是马上实现的,你一去了以后,还看你的资粮怎么样,然后决定你的莲花的大小,然后莲花小的,那还要慢慢地增苞子,莲花渐渐地长大,长大变成大莲花以后,然后最后莲花才开,花开以后才见佛,见佛闻法,才悟到种种法。所以不是一去就没事了,一去是要先增苞子的,要等到那个花苞开才出来的。所以这个是我跟你讲,这个是依照净土观经所讲的。所以你要有魄力,就要努力,即使今世不能完全成就,也要有成绩就对了。所以不要自限,不要说,啊!我学这样就可以了,然后我每天念个一千声佛号,就已经很够了,就好累了。所以要不自限,要有自信。有自信信什么?因为信佛,因为信佛、信法、信僧,信真如,所以有自信,那如果你对那个信佛、信法、信僧的信心不足,就自己不会有自信,为什么?你自己有什么好信的,你一个博地凡夫有什么好信的,你那个自信就变成自大,你那个自信要基于对佛法僧宝的信,尤其是对法的信,那个自信才是清净信,否则那是自大的,染污的。但是我这个是讲的出世间的,不是凡夫的那种自信、自大、妄为,那种自信。这我从来也没想到要这样讲,但是这样讲出来让你弄清楚这个自信,这个是出世间法的自信,不是世间法愚夫愚妇的自信。那这种自信是不自傲的人,因为这个自信是基于佛法僧宝的信,所以虽然是自信,但是是没有我的,那个自信不是信我自己的能力,而是信佛的能力,信法的法力,信僧的教导加持力,这个叫做信,以此而信我能成就,我能努力而必得成就,这叫做佛法中的自信。自信自心中有真如,自信我如果依法努力就能成就,这种叫做自信。还有不轻他,你如果如是信解,然后见得自他都有真如本性的话,你就不会轻他人了。换句话讲,会轻视别人的人,那就是什么?就是两个,第一个就是没有智慧,第二个就是没有慈悲,没有智慧是什么,因为没有智慧,所以见不到自他平等性,自己跟他人的平等性,也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所以他没有这个概念,或是这种概念对他心里面没有产生任何作用,所以他的智慧就不开展,所以他心中是迷的,所以会轻视他人。所以你看到一个很拽的人,看到很骄傲的人,就是会轻视他人的人,哪个人第一个就是没智慧,第二个没有慈悲,因为他以这种势利眼来看一切众生,以表相来看一切众生,所以轻视他人,所以心不平等,不慈悲,因为心不慈悲,所以不平等,践踏他人,会轻慢他人,乃至于凌侮他人,忤逆师长,忤逆父母,都是因为没有慈悲,没有智慧所起。所以圆成实的成,圆成就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了,因为一切皆须成就,所以平等慈悲。
[三、实——真如体实,并非虚谬,]「虚」就是假,「谬」就是错,[故是诸法实性。]所以一切诸法的实性呢?都是实在的,真实不虚的,所以这个圆成实,真如本体是真实不虚,所以那个真如的体是真实不虚,有的人搞不清楚,就问说,既然真如本体是真实不虚,那就是不空吗?那为什么又讲二空智呢?你要晓得,二空那个空是一个手段,是一个工具,为了要除障。什么是除障?用普通话说就是扫垃圾,把心中的垃圾全都扫掉,用《法华经》的话来讲,是什么?除粪,那个浪子回头回来以后,他老爸认识他,然后起先也不给他什么事情做,唯一的事是叫他除粪,挑大粪,那个挑大粪就是除粪,除粪是什么?就是让他把心中的龌龊全都去掉,就是除粪,所以我们众生心中有很多的龌龊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等等,心心所有法的垢浊,都是心中之粪,都要去除,你不要说那个粪没有除会很脏,乃至于还很臭。所以要了解这个空是一个手段,不是目的,目的是把这一切垢浊,去掉以后,用空的手段,把这些垢浊都去掉以后,显示出真如本性不空的境界,不空庄严的境界,不空清净庄严。

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,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--闻思修,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