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

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,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,作为我们修学佛法,乃至成佛的理论依据,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果地,就是依三藏十二部教典,这是我们本师对法界众生最好的安排,除了三藏十二部教典,再没有一句......

什么是加持,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

问:什么是加持?什么是气场?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?在家人可以为他人加持吗? 宗舜法师答:加持这个词,在佛教中很常见。如唐实叉难陀三藏所译《华严经》卷六云:“佛所加持无有边,愿示此法令清净。”一般人见了......

什么是真正的「吃素」

时下,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了,到并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了,而是人们对每天的饮食更加关心了,到底怎么吃才有营养、怎么吃才健康?很多人把这种吃素也等同于佛教里面的讲的吃素。其实这样的理解有点片面了。 很多刚刚......

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

有人问,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?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。如果阿弥陀佛法的国土在东边,他又会问为什么在东边?日月星辰,地球自转,哪里又有什么东南西北,都是相对而言。 如果非要让我来说说大概,我......

女人学佛须知

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,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。佛经多处提到,富贵人学道难,女人学道难。富贵人骄慢奢侈,待人接物很难谦卑自牧,要放下攀缘心,虚心求道,很不容易。女人则执着自己的容貌,常常心怀妒忌。却不知......

居士入寺规矩礼仪

佛陀教诫四众弟子,形仪必须庄严整肃,内检其心,外束其身,动静举止,皆应如法。“威仪乃无言之教,堪发有情之信”。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,不仅能调伏烦恼,身心寂静,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。因此,规矩礼仪是......

佛弟子应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

问:在科技发达的传媒时代,佛教的杂志五花八门,身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?或者应该不要看杂志? 净界法师答:先看祖师的理论比较妥当。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,你没有判断真伪之前,我建议你先看祖师......

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

“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:不要因某事与个人预设的观念或理论相符,就予以相信。个人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,或许我们实验验证的方法似乎是正确的。这些都无法导向真理。接受与我们的理论相符者,似乎是科学的方法,但事实......

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

为什么要建立正见?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。 因为我们的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,这个水流它是等流性的,它从过去生流到今生,它也会从今生流到来生。从一个凡夫来说,这个水流很难变化,它有一种习惯性的等流性。 ......

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

《法华经》讲,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?佛可以长久住世,但是为什么不长久住世?如果长久住世,众生看到佛常常在这里,就生不起稀有难遭之想,生不起恭敬心,所以佛要示现涅槃,让众生内心警觉。这就好像一个家庭,这个......

教你如何甄别真假出家人

导读:依据《宗教事务条例》,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有由中国佛教协会1994年统一印制、编号,省佛教协会颁发的正式戒牒;藏传佛教活佛应持有旺祖、旺袍;凡未正式履行剃度,受戒仪轨,不持有正式戒牒(旺祖、旺......

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

下一篇叫至诚持经。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,汝问何经最好。他是答复的叶沚芬居士的一封信。看来这个叶沚芬居士问印光法师。读诵哪一部经典好。所以根据他的回答就看出来他的疑问。 印光法师说:“汝问何经最好,不知一......

《地藏经》二种回向文

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。 第一种回向文: 弟子xxx愿以此读诵《地藏经》一部之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和西方极乐世界,以及弟子的现世父母及亲人,和所有同事朋友客户(也可加上你想回......

居士披僧衣,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

【原文】 圆顶方袍,则知三衣①,僧服也。发其首而僧其衣,非制矣。古人谓反有罪愆,而著为成训。世人不察,僧亦不言,可叹也。 予少时见昭庆戒坛受优婆塞优婆夷戒者咸着三衣,盖沿习为风,而不知其非也。此非在家......

略说佛法大意

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,菩提者:即是利益众生之心,故信佛法者,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,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,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,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。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,尤应先发大菩提心,否则他人谓......

不要错解「恒顺众生」

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,有人说:“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生气不满的话,这是不孝,学佛人应该恒顺众生,客观条件不允许时,可以吃肉”。这种说法对吗?也就是说吃素包括学佛修行有违缘有障碍,特别是遭到家人的反对时......

家里供奉的佛像一定要开光吗

很多人问我,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,如果缺少这一步,所供养的佛像是否就不灵了?其实不然,这是大众对“开光仪式”的误解。 佛门中确实有开光一说,但这只是为了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而已。之所以要给......

文殊菩萨十大愿

一、若有一切众生,所生三界,或我作他作,随缘受化。 二、若有众生毁谤於我,嗔恚於我,刑害杀我,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,不能得解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 三、若有众生爱念我身,欲心见我,求得於我,愿共......

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

问: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?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? 本源法师答:《金刚经》云:“若是经典所在之处,则为有佛。”法即是佛身,若供养法,即供养佛。因此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无论读诵佛经还是摆放佛经,都要以......

文殊菩萨的事迹与思想

(一)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,梵文manjusri的译音,略称文殊。新译‘曼殊室利。’汉译为妙德,义为万德圆明,皆彻性原。又译妙吉祥,因他出生时,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: (一)天降甘露,(二)地涌七珍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