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:怎样改变命运?改变命运的十六个方法01 什么是教育呢?不是现在从小学、大学、研究生所学的,那只是知识技能培训。教育是人文、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、普及。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明了人与......
宗镜录略讲下册 (第四十七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3 主客之间 阿难。声消无响。汝说无闻。若实无闻,闻性已灭,同干枯木。钟声更击,汝云何知。知有知无。自是声尘或无或有。岂彼闻性......
后来我又找到一位师父,问他要怎样去学佛? 他说学佛一定要发愿,然后早晚作功课。我表示敲木鱼诵经我做不到,他给我一本《普贤行愿品》,要我早晚念,培养心愿。 你们学密学显的,有没有磕满十万个大头,拜十万次......
宗镜录略讲下册 (第四十七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2 心声之辨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 若闻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。便被声缚。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。以心海元无有相。心虽含声,声亦无相。无相......
“福报”,是佛家用语。福报是果,因在于修。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,而是修得来的。 南怀瑾老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,让他刻骨铭心,并把这件事与“福报”联在一起思考,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,并警......
宗镜录略讲下册 (第四十七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1 古释云。若有能所。未得名密。悟四谛理。推能闻及所闻。皆是自心。心即是本觉光明。圆照法界。始觉智心亦圆照法界。即是因声得悟。......
宗镜录略讲下册 (第四十六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六章帝都繁华犹谷响02 帝都繁华如谷响 因为要讲观音菩萨修行法门,所以先把前面的道理跟大家探讨清楚。而且在《宗镜录》,永明寿禅师所引用的,也跟我刚......
宗镜录略讲下册 (第四十六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六章帝都繁华犹谷响01 在说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修持之前,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前提,那就是假如想超凡入圣。换句话说,一个普通人想训练自己变成一个特殊的......
南怀瑾先生说中风急救关键这个大家都要学,很重要!一人中风,全家发疯!请务必仔细看!患了中风,脑部的微血管,会慢慢的破裂,遇到这种情形,千万别慌, 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(不管是浴室、卧房或客厅),千万不可......
宗镜录略讲上册(第四十五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五章天地一耳听无尽02 释曰:此是直说,如今一切众生,日用现行闻性三真实之理。一圆真实,二通真实,三常真实。一圆真实者,以闻性遍一切处。十方声尘,应......
“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,由本愿力,观诸有情,遇众病苦,瘦挛、干消、黄热等病;或被魇魅、蛊毒所中;或复短命,或时横死;欲令是等病苦消除,所求愿满。” 药师琉璃光如来开出他成佛悟道的第一个志愿发心,为......
宗镜录略讲上册 (第四十五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五章天地一耳听无尽01 若能了境本寂,识自无生,则入平等真空,方称究竟见性耳。故云见性周遍,非汝而谁。 前面彻底告诉我们‘不从生因之所生,皆从了因......
宗镜录略讲上册 (第四十四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四章梦醒梦还真03 密显本不分 复有云,般若唯以心神契会,以心传心方成密付,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者,此是为未入人显宗破执,恐取相背心,情求意解,故有......
宗镜录略讲上册 (第四十四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四章梦醒梦还真02 如今不见者,皆被三惑心牵,六尘境换,不知境元是我,翻成主被客迷,但能随流得性之时,自然无惑。 永明寿禅师写这本《宗镜录》时是在......
佛说,轮回以无明为本。换句话说,普通人,都是无明在做主。“一切有支轮,无明最自在,自在力所转”,十二因缘里,无明最难懂,它独立为主的,做了你的主。比如说,明日早晨起来,第一个思想是什么,你知道吗?不知......
宗镜录略讲上册(第四十四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四章梦醒梦还真01 上次《宗镜录》正式介绍到《楞严经》‘七处征心’,讲到明心见性的最高原理。佛的说法是,心物一元的心性之体,涵盖乾坤、包括整个宇宙。......
宗镜录略讲上册(第四十三章)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三章身是泡沫心同海02 业随心现 ‘但随心现,毕竟无生’一切唯心,此即《楞严经》佛所提出几句重要的话。研究科学、哲学或各种宗教的要注意!《楞严经》第......
第四十三章身是泡沫心同海 何者?若一切法是不空者,即无有生,以无自性空故,方能随缘成诸幻有;若一切法是空者,亦无有生,以无自体故,无有生相,既无有生,亦无有灭。 要解释这些理论很麻烦,这些理论都是高度......
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,这四句话是一,不是四,有一样做不好,其它三样也做不到。 人生的哲理不是口头禅,整天挂在嘴边,有这个爱好的朋友一定得不到利益,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要孝敬父母,不是嘴上说的,是......
想研究佛学或者佛教,不晓得有没有人研究过它的教主释迦牟尼佛?这个很重要。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、资讯发达的复杂环境中,想要了解佛学,首先要了解这位教主释迦牟尼佛。他是印度人,他出生的时代,差不多同......